中 国 教 育 技 术 协 会
关于举办AI 赋能在线教学创新成果大赛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及组织:
为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深 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在在线教 育培训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在线教育转型升级,助力在线教育 的高质量发展,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现举办AI 赋能在线教学创新 成果大赛,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大赛主题与目标
1.大赛主题:AI 赋能领航 · 点亮在线教学
2.大赛目标:深度挖掘在线教育领域的创新成果,全面推进 人工智能在在线资源、在线教学和在线平台转型升级中的纵深应 用,积极推动在线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助力在线 教育质量提升。
二、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2.承办单位: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互联网教育专业委员会、中 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智慧教务专业委员会
3.协办单位:广东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长春师范大学、 北京印刷学院
4.支持单位: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智慧云教 育科学研究院
三、参赛对象
各级各类院校、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教师、 学生、研发人员等个人或团队均可报名参赛。每个参赛主体可同 时申报多个赛道。
参赛不收取任何费用。
四 、赛道设置
本次大赛设置交互式数字学习资源、人机协同在线学习支持 服务、智能在线学习平台三个赛道。
(一)交互式数字学习资源
聚焦多模态交互技术与教学场景的融合,能够合理利用AI、 H5 、AR、VR 等技术,通过双向互动与即时反馈机制,创建高 参与度、强情境感知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够打破传统资源的单 向知识传播模式,通过智能化的交互设计,让学习者在主动探索、 实践操作、即时反馈中完成知识建构与技能提升。例如, AI 书 法学习助手能够支持学习者进行笔迹临摹,能够实时评分并反馈 修正意见,帮助学习者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率。
(二)人机协同在线学习支持服务
聚焦人工智能与人类教师的动态协作模式,能够合理运用 AI 技术及相关工具,进行在线教学活动设计,提供在线互动、 答疑辅导、个性化指导、学情分析以及考核评价等支持服务。例
如,根据教学过程数据构建学习者的数字画像,开展基于AI 技 术的教学诊断、教学反思以及教学改进工作,展示数智化教学工 具在优化学习体验、提升教学效率、引导学习者进行探究学习等 方面的创新性和有效性。
(三)智能在线学习平台
平台功能设计应针对在线教学实践中的痛点和难点,践行 “互联网+教育”理念,在技术实现、教育功能设计等方面具有 创新性,突破传统在线教学平台局限,利用AI 技术,实现平台 教学功能升级转型。例如,创新平台学习资源语义聚合、实践性 知识识别技术,提升平台个性化服务能力,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 样化需求,支持多种学习模式,实现规模化、精准化和个性化教 学。例如,一个面向成人职业技能提升的AI 驱动学习平台,可 提供个性化技能图谱、智能课程推荐、虚拟实训环境、学习社群 互动和基于学习数据的职业发展建议等功能,提升学习效果和职 业竞争力。
五、时间安排
(一)报名及成果提交(2025年4月至8月)
1.官网报名。通过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官网(www.caet.org.cn) 完成报名,参赛指南和成果参考标准详见附件。
2.成果提交。报名完成后通过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官网提交参 赛成果及相关材料。
(二)线上评审(2025年9月至10月)
对所有参赛成果进行线上评审,并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官网 公示决赛名单。
(三)线下决赛(2025年11月)
组织线下决赛,公布获奖名单、举办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和 地点安排通过短信和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官网另行通知。
六、奖项设置
三个赛道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同时对于 在大赛组织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将颁发最佳组织奖。获奖团队及个 人将获得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授予的荣誉证书。
七、联系方式
杨老师,13810640497
吕老师,13522480607
附 件 :
1.AI 赋能在线教学创新成果大赛参赛指南
2.AI 赋能在线教学创新成果大赛成果参考标准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2025年4月23日
附件1
AI 赋能在线教学创新成果大赛参赛指南
一、参赛流程
通过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官网(www.caet.org.cn)完成报名, 提交参赛材料。
二、提交材料
各参赛主体需提交成果申报书、成果视频及相关材料。
(一)成果申报书
填写成果申报书,完成后打印并签字(各赛道申报书详见附 表)。
(二)成果视频
1.交互式数字学习资源赛道(资源实操解说视频)
录制学习资源的实际操作视频,视频应清晰展示学习资源的 界面布局、功能模块和操作流程,重点演示学习者与资源的交互 过程,如交互方式、动态反馈、互动效果等。视频不超过10分
钟。
2.人机协同在线学习支持服务赛道(在线教学案例视频)
成果视频应围绕在线教学活动设计与支持服务展开,重点介 绍如何运用AI 技术及相关工具开展在线互动、答疑辅导、个性 化指导、学情分析和考核评价等服务。说明如何利用AI 工具优
化学习体验、提升教学效率,并引导学习者进行探究式学习。同 时,需突出数智化教学工具在创新性和有效性方面的独特优势, 展示其在实际教学场景中的应用效果。视频内容应逻辑清晰,直 观呈现成果的核心价值与创新点。视频不超过20分钟。
3.智能在线学习平台赛道(平台实操解说视频)
录制在线学习平台的操作视频,视频应聚焦技术实现和教育 功能设计的创新性,重点演示平台如何利用 AI 技术助力教与学, 实现平台教学功能升级转型,可通过典型应用场景和真实教学案 例进行演示。视频不超过20分钟。
所有赛道的成果视频统一要求MP4 格式,声音和画面清晰 无水印,建议高清格式。
(三)相关材料
成果应用及效果的证明;成果创新点的详细说明或展示;资 源开发及设计文档;在线学习支持服务设计方案;软硬件环境介 绍或展示。以图文形式提交,相关材料数量不超过10项。
三、其他事项
1.各参赛主体需确保对参赛成果拥有完整的版权、著作权及 肖像权。成果所使用的资源、软件、装备、平台等具备自主知识 产权或已获得合法授权,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抄袭、 剽窃他人成果,如引用相关素材,参考资料须注明。若参赛成果 存在侵犯他人权益之情形,所有法律后果应由成果负责人承担。
2.参赛成果不得包含任何政治原则性错误或科学性错误,严
禁弄虚作假行为。
3.参赛个人及团队成员不得存在师德师风问题、学术不端问 题、重大教学事故或失信失德问题。
4.所提交申报书中的内容、字号、商标、姓名、肖像及相关 信息,均视为同意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将其用于公益性、学术性交 流和展示,所有材料不再索回。
附表1:交互式数字学习资源赛道成果申报书
成果名称 |
|
成果负责人 |
姓名 |
|
手机号 |
|
单位及职务 |
|
团队成员(个人报名不填) |
序号 |
姓名 |
手机号 |
单位及职务 |
1 |
|
|
|
2 |
|
|
|
3 |
|
|
|
4 |
|
|
|
资源简介 |
(阐述资源的创新点、亮点、要解决的问题等, 提供资源网址、测试账号及密码等,300字以内) |
受众对象 |
□党员干部 □教师群体 □青年学生 □老年人群 □大众人群 □其他: |
主要技术 |
(阐述采用的主要技术及实现方式,300字以内) |
相关材料 清单 |
|
本人及团队全体成员承诺接受并遵守本次大赛的要求,同意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将案例用于公益性、学术性交流和展示,所有 材料不再索回。 本人保证报送成果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保证无侵犯他人知识 产权、肖像权、隐私权、商业秘密及其他合法权益的情形;保证 案例内容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问题;保 证内容具有独创性,引用他人作品已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保证引文准确,使用他人作品已取得许可并按权利人的要求指明 了出处。 成果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附表2:人机协同在线学习支持服务赛道成果 申报书
成果名称 |
|
成果负责人 |
姓名 |
|
手机号 |
|
单位及职务 |
|
团队成员(个人报名不填) |
序号 |
姓名 |
手机号 |
单位及职务 |
1 |
|
|
|
2 |
|
|
|
3 |
|
|
|
4 |
|
|
|
在线教学活 动设计 |
(阐述教学目标、活动设计类型、已应用的课程及 实施效果,提供平台网址、测试账号及密码等,500 字以内) |
在线教学过 程性支持服 务 |
(阐述支持服务类型及服务情况等,500字以内) |
在线教学效 果反馈 |
(阐述服务效果、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反思及 改进等,500字以内) |
相关材料清 单 |
|
本人及团队全体成员承诺接受并遵守本次大赛的要求,同意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将案例用于公益性、学术性交流和展示,所有 材料不再索回。 本人保证报送成果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保证无侵犯他人知识 产权、肖像权、隐私权、商业秘密及其他合法权益的情形;保证 案例内容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问题;保 证内容具有独创性,引用他人作品已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保证引文准确,使用他人作品已取得许可并按权利人的要求指明 了出处。 成果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附表3:智能在线学习平台赛道成果申报书
成果名称 |
|
成果负责人 |
姓名 |
|
手机号 |
|
单位及职务 |
|
团队成员(个人报名不填) |
序号 |
姓名 |
手机号 |
单位及职务 |
1 |
|
|
|
2 |
|
|
|
3 |
|
|
|
4 |
|
|
|
平台架构与 功能设计 |
(平台网址、测试账号及密码,阐述平台架构设计、 核心功能等,500字以内) |
技术实现 路径 |
(阐述数据采集、算法应用、工具集成等技术实现 路径,500字以内) |
使用案例与 数据支撑 |
(示例与验证等,800字以内) |
相关材料 清单 |
|
本人及团队全体成员承诺接受并遵守本次大赛的要求,同意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将案例用于公益性、学术性交流和展示,所有 材料不再索回。 本人保证报送成果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保证无侵犯他人知识 产权、肖像权、隐私权、商业秘密及其他合法权益的情形;保证 案例内容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问题;保 证内容具有独创性,引用他人作品已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保证引文准确,使用他人作品已取得许可并按权利人的要求指明 了出处。 成果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附件2
AI 赋能在线教学创新成果大赛成果参考标准
一、交互式数字学习资源
指标名称 |
参考标准 |
交互体验 |
界面设计美观、布局合理,交互路径简洁清晰,操 作流畅自然,能够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互动体验。 |
交互成效 |
交互形式丰富多样,如点击、拖拽、滑动、缩放、 语音输入、手势识别、虚拟现实交互等,每种形式 运用恰当,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 建构与技能提升。 |
交互技术 |
通过技术能够实现对学习者的精准反馈,技术实现 可靠稳定,能在多种设备和平台上正常运行。 |
实用价值 |
能够应用于实际教学场景,能够解决真实教学场景 中的问题或痛点,具备一定的规模化推广和应用潜 力。 |
二、人机协同在线学习支持服务
指标名称 |
参考标准 |
教学设计 |
内容设计 |
教学内容设计能够在目标导向下,根据 学习者的特征与学习情况,利用AI技 |
|
|
术提升内容组织与呈现的适应性、交互 性与个性化。 |
活动设计 |
学习活动设计能够在目标导向下,根据 学习者的特征与学习情况,利用AI技 术提升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交互性与个 性化。 |
过程服务 |
学习组织 |
能够充分发挥AI技术的学情分析、自 然交互、角色模拟等能力,教师与AI 协同,及时、有效的提醒、激励、组织 学习者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 |
学习辅导 |
能够充分发挥AI技术的学情分析、自 然交互、角色模拟等能力,教师与AI 协同,为学习者提供及时、精准的个性 化与人性化辅导答疑。 |
教学效果 |
学习成效 |
AI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学习者的学 习投入、学习绩效与学习满意度。 |
教学成效 |
AI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教师的教学 效率、教学精准性与教学目标达成水 平。 |
创新性与 实用性 |
创新性 |
在人机协同的在线教学设计、方法与技 术等方面具有创新性。 |
|
实用性 |
方案或案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与推 广价值。 |
三、智能在线学习平台
指标名称 |
参考标准 |
AI技术 与典型 应用 |
关键AI 技术 |
平台在智能辅导、学习分析、资源推荐等 核心教学场景中,能够实现机器学习、自 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技术的深度融合 应 用 ; 平台采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具备可解释性,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过程中做价值对 齐、场景微调等操作以适配教育领域的特 殊需求。 |
智能学 习支持 |
平台能够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提供 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推荐、学习路径规划、 学习进度跟踪和学习效果评估,体现基于 过程数据的学习支持服务。 |
智能教 学支持 |
平台能够提供智能化的教学设计功能、学 情分析功能、自动化教学服务、动态资源 优化机制,体现基于过程数据的教学支持 服务。 |
平台特 性与用 户体验 |
互动性 |
平台支持在线讨论、协作学习、虚拟实验 等多种互动方式,并融入智能辅导、智能 反馈等AI互动形式,促进用户之间的交流 合 作 ; 平台功能支持用户构建、迭代学习生态, 帮助学习者适应快速变化社会需要。 |
易用性 |
平台界面设计简洁直观,导航清晰,操作 便捷,用户体验良好,如关键操作不超过 3 步 ; 平台支持多设备,不同设备功能一致性、 覆盖率高,满足用户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 |
系统稳 定性与 扩展性 |
平台架构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可扩展性,能够兼顾常态教学功能的长效 稳定运行与智能教学服务需要的科学计算 和快速迭代需要; 平台重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合理采用 数据采集、同步协议支持跨平台数据传输、 学情分析、学习评价等。 |
创新特 色与应 用成效 |
理念 创新 |
平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具有创新性, 体现设计者对人工智能时代新知识观、学 习观的深刻理解,符合未来课程、学习的 发展趋势; |
|
|
平台在功能设计方面体现设计者对前沿智 能技术的深刻理解,并能够将技术与新理 念深度融合,符合支撑新理念实施,更好 地支持个性化学习。 |
教育技 术创新 |
结合在线教学痛点,在技术实现、教育功 能设计等方面具有创新性,突破传统在线 教学平台局限,利用AI技术,实现平台教 学功能升级转型。例如,创新平台学习资 源语义聚合、实践性知识识别技术,提升 平台个性化服务能力。 |
实践 成效 |
平台具备规模化应用的潜力,案例或方案 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应用于实际在线 教学场景,提供丰富应用案例与实施经验; 平台在技术开发、课程开发或合作伙伴等 方面是否具有或有潜力构建生态系统,具 备较强的发展潜力。 |